馬鞍山市高新技術企業申報條件分析攻略:
高新技術企業資質的作用:促進企業規范內部管理,企業所得稅15%優惠稅率,財政資金、研發費用加計扣除。
案例一:
某中小型制造業企業,成立時間為2014年12月,有自主知識產權,該公司2016年可加計的研發費用100萬,2017年可加計的研發費用為300萬元,2017年應納稅所得額為400萬。其可獲相關的稅收優惠和科技項目支持為:
稅收優惠:按照正常25%所得稅稅率,所得稅是:400*25%=100萬,按照高新技術企業15%優惠稅率,所得稅是:400*15%=60萬。既是高新技術企業,按照高新技術企業研發費用175%。
加計扣除所得稅是:(400-300*75%)*15%=26.25萬。
通過認定后,享受高新技術企業優惠稅率當年可節企業所得稅40萬;研發費用進行加計扣除后,還可節企業所得稅26.25萬,累計節企業所得稅66.25萬。
科技項目支持:高新技術企業獎勵:5萬-10萬;所有科技類項目優先立項,直接獎勵金額高達50-200萬。
高企認定容易產生的誤區
領域方面(不以終端產品論!重點考察現實產品功能的技術!)
篩選性指標:產品(服務)屬于《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規定的范圍。
重要否決指標,可一目了然的看出公司的主營范圍。如企業經營范圍中不含研發、技術服務等描述,僅為代理銷售、加工一類,一般會重點檢查。
若企業名稱含“食品、商貿、項目管理、服務”等字樣,也會被重點檢查。
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八大領域):電子信息、生物與新醫藥、航空航天、新材料、高技術服務、新能源與節能、資源與環境、先進制造與自動化。
案例:星球杯巧克力餅干粒
對應專利:一種PVC硬質無毒抗紫外線片材自動卷邊機。
巧克力餅干及其制造方法:圓筒制造系統,一種雙伺服驅動設備,二進制工位定位控制裝置,傳送皮帶,一種保健食品添加劑。
對應技術領域,高檔數控裝備與數控加工工藝,天然產物有效成分的分離提取技術。
知識產權(存在產權瑕疵,對核心產品和技術關聯度不大)
篩選性指標&評價性指標:核心自主知識產權。
近三年(取消年份限制)內企業通過自主研發、受讓、受贈、并購等方式,或通過5年以上的獨占許可方式(新辦法不支持獨占),獲得對其主要產品(服務)在技術上發揮核心支持作用的知識產權的所有權。
知識產權的所有權界定:權屬需在公司名下,無時間限制,但是II類只能用一次(實用新型、軟著、外觀),資格存續期內,知識產權有多個權屬人時,只能由一個權屬人在申請時使用,有效性為獲得授權證書或授權通知書并能提供繳費收據為準。
滿分30分:技術先進程度(≤8);發揮核心作用(≤8);知識產權數量(I類1項以上或II類5項以上) (≤8);知識產權獲得方式(≤6);標準(≤2)。
研發費用(無研發費用科目及輔助賬,結構不合理,費用憑證無依據)
篩選性指標:企業近三個會計年度(實際經營期不滿三年的按實際經營時間計算,下同)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同期銷售收入總額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小于5,000萬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于5%;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5,000萬元至2億元(含)的企業,比例不低于4%;
最近一年銷售收入在2億元以上的企業,比例不低于3%;
其中,企業在中國境內發生的研究開發費用總額占全部研究開發費用總額的比例不低于60%。
案例展示
案例1:某申報高新的生產性企業在2017年度的RD06項目為某機器的控制軟件的研究,研發費用總額為150萬元,其中直接材料費用為70萬元。
案例2:某申報高新的企業2017年度研究開發費用中人員人工總額為40萬元,根據申報材料中研發人員情況表,該年度研發人員人數為30人。
案例3:某申報高新的企業在2017年度的研究開發費用中列支了研發人員的社保費、招待客戶的禮品餐費、廣告宣傳費。
案例4:某申報高新企業2016年度的項目研發期間為1月-6月,研發費用輔助臺賬歸集仍有8、9月的費用。
案例5:某申報高新企業申報材料中的產學研合作協議涉及一項45萬元付費條款,但其提供的研發費用輔助臺賬中卻沒有體現這筆款項,同時也無法提供實際的支付證明。
成果轉化(技術含量不高,缺乏可靠佐證,內部管理混亂,知識資源流失)
評價性指標:科技創新能力和成果轉化能力是高新技術企業的核心能力(滿分30分)
每年轉化5項以上;同一科技成果分別在國內外轉化的,只計為一項;同一科技成果轉化為多個產品、服務、工藝、樣品、樣機等的,只計為一項。
安徽省高新技術企業認定更多疑問可咨詢182/5650/1086或187/5515/0066(微信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