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處理工藝主要從工藝的選擇原則、流程說明、方案設計三個方面為大家進行詳細的敘述,污水處理之前對其工藝的熟練掌握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大家認真看看以下的分享,希望對大家是有幫助的。
一、工藝選擇的原則
工藝方案的選擇對于污水處理工程的建設、確保處理效果和降低運行費用發揮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結合設計規模、污水水質特性以及本項目的實際條件和要求,選擇技術可行、經濟合理的處理工藝技術,遵循的原則如下:
1、技術成熟可靠,對進水情況有很好的針對性,處理效果穩定,保證長期連續運行,出水水質穩定達標。
2、基建投資合理,運行費用低,工藝控制調節靈活。
3、選定設備先進、可靠,適當提高自動化程度,便于實現工藝過程的自控,降低勞動強度和人工費用。
4、整體工藝協調優化。
5、充分利用現有地形,合理布局盡量減少占地。
二、工藝流程說明
1、排放廢水首先經過格柵、調節池,格柵可以防止線團、布塊直接進入調節池,去除水中較大的漂浮物,防止進入后續處理部分堵塞水泵,影響后續系統的進行。格柵和調節池合建,經過格柵的廢水自流進入調節池。雖然印染工業生產過程是連續的,但廢水排放卻是間歇的,眾多工程實例表明,一個擁有充分調節時間的調節池,對后續處理的正常運轉是極為有效的。調節池內設置攪拌系統充分攪拌,使水質、水量均勻,保證后續處理部分不會受到很大的沖擊。
2、廢水在調節池內先加入硫酸調節酸堿度,然后廢水通過提升泵提升至反應池。在反應池內定量加入聚鐵,之后進入初沉池沉淀,去除廢水中抑制后續生化處理的有毒有害物質。初沉池下部污泥排入污泥池,上層清夜進入生化反應池。
3、生化處理采用好氧生物處理工藝。好氧生化采用生物接觸氧化法,在生化池中掛有填料作為微生物的載體,通過微生物的吸附分解作用,去除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生物接觸氧化法為傳統成熟工藝,在印染廢水工程實踐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處理效果良好,而且運行穩定,同時也是具有調節能力的好氧生物處理工藝。
4、生物接觸氧化法出水再進入氣浮池,進行泥水分離,去除水中懸浮物后,出水排入城市污水管道。
5、初沉池污泥、生化池剩余污泥及氣浮污泥進入污泥池,經污泥濃縮后,濃縮污泥進入帶式壓濾機脫水,之后干污泥外運。
反應化學預處理,再進入生化反應池進行生物處理降解有機污染物,之后進氣浮實現固液分離。
三、方案設計
1.調節池
車間廢水經機械格柵攔截少量的漂浮物和大塊雜物后進入廢水調節池,設置調節池的作用是均勻水質,調節水量。池底設有穿孔管曝氣,保證水質均勻。
2.提升泵
廢水調節池的出水通過潛污泵提升至廢水反應池。在提升泵出口管道上設置電磁流量計,完成廢水的計量工作。
3.反應池
為保證廢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質不影響后續生化反應,要先對廢水進行預處理。設置廢水反應池保證廢水與所投加的化學藥劑充分混合完成加藥沉淀。
4.廢水初沉池
在廢水反應池后,形成的礬花在廢水沉淀池沉降,去除大部分的色度和相當一部分的有毒有害污染物,加藥預處理經初次沉淀后出水進入生化反應池。
5.生化反應池
生化反應池采用地上式鋼筋砼結構,內置填料供生物生長,需要曝氣,進行好氧反應降解有機污染物。
6. 加藥氣浮池
廢水進過生化處理后再進入加藥氣浮池,去除浮渣,實現固液分離。
7.污泥池
生化處理產生的剩余污泥、物化產生的物化污泥及氣浮固液分離的污泥均送到污泥池。
8.污泥濃縮池
污泥進入污泥濃縮池進行污泥濃縮處理,濃縮減容后的污泥再外運處置。
9.帶式壓濾機
污泥經濃縮后再進行壓濾脫水,干泥餅采取外運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