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污水處理廠實驗室建設設備科普,SICOLAB帶您了解建設時污水處理廠實驗室設備維護等相關信息
1. 儀器設備的使用人員應學習使用說明書,熟悉掌握儀器設備的結構、性能、操作規程及保養方法,經實驗室負責人考核合格后,取得上崗證,經授權才可操作指定儀器設備。
2. 主要儀器的操作規程,由室負責人組織編寫。其主要內容包括:操作順序、方法、安全注意事項、維護及日常保養等。
3. 見習人員在持證人員指導下操作儀器設備;有操作能力的外單位人員操作儀器設備,須經廠長批準,在實驗室指定人員監護下進行。
4. 操作人員使用儀器設備時,應認真填寫儀器設備使用記錄;包括使用前、使用中、用后的狀態,年終交相關人員歸檔保存。
5. 使用過程中,儀器設備出現異常,如有過載或錯誤操作,或顯示的結果重復性不符合要求,有粗大誤差,結果可疑,或通過其他方式表明有缺陷時,應立即停止使用,加以“設備停用”標識待查明原因,排除故障經重新校準合格后再使用。
6. 儀器設備使用完畢后,應切斷電源、水源、氣源,清理現場并加蓋防塵罩。
7. 若設備脫離了實驗室的直接控制,實驗室應確保該設備返回后,在使用前對其功能和校準狀態進行檢查并能顯示滿意結果。
二、污水處理廠實驗室中儀器設備與計量器具的周期檢定校準SICOLAB
1. 儀器設備的撿定和校準工作由質監科負責管理。建立計量器具臺帳和需檢定校準的儀器設備臺帳,并制定儀器設備的年度檢定計劃,報廠長批準后,組織實施。
2. 根據儀器設備的檢定周期,實驗室負責人對到期的儀器設備督促到有關部門進行檢定,相關人員應積極配合儀器設備的檢定工作,不得有漏檢現象。
3. 未經定型的專用監測儀器設備需提供相關技術單位的驗證證明。無檢定規程的由實驗室,按己審批的自校方法進行校準。校準原始記錄必須包括:校準日期、設備名稱、采用校準計量器具名稱、校準過程、計算過程和校準結果以及判定是否符合技術要求。校準合格后,將原始記錄存入儀器設備檔案。
4. 根據校準部門出具的檢定或校準結果報告(包括自校報告),和儀器的在用情況,對在冊的每一臺儀器設備分別貼“合格證(綠色)、準用證(黃色)、停用證(紅色)”標志。
5. 凡停用的儀器設備不準用于監測,停用后須啟用的儀器,經校準合格后方可使用。
6. 每一臺儀器設備的檢定或校準報告,由相關人員存入儀器設備檔案內。
三、污水處理廠實驗室中儀器設備的維護與保養SICOLAB
1. 實驗室儀器設備發現故障后的維修,須填寫儀器設備維修記錄表,在表中應詳細填清故障排除情況、參數偏差大小及維修結果,并應在設備使用記錄上進行記載。維修記錄表應及時交綜合質控室存入儀器設備檔案。
2. 操作者應自覺愛護儀器設備,使其保持清潔,處于良好狀態。每臺儀器設備應有專人管理和保養。
3. 各分析室應做好儀器設備的日常保養。電子儀器注意防潮,應定期開機通電;光學儀器應保護好鏡頭;光路系統應避免陽光直射;其它按使用說明書要求執行。對使用頻率較低的儀器,應經常試運轉并記錄,確保隨時使用。
4. 無法修復的儀器設備或維修后計量檢定校準不合格及超過檢定周期的儀器設備,應立即停止使用并加以紅色停用標志,存放在設備庫中(大型設備可就地封存),與在用設備加以隔離。
5、儀器設備的核銷與報廢
儀器設備的轉讓、出賣、無修復價值的報廢,由實驗室上級部門負責上報公司,經審批后移交廠庫房封存。
四、污水處理廠實驗室中檢驗方法的選擇及使用SICOLAB
1、標準檢測方法的選擇和使用
1. 實驗室人員檢測項目使用國家標準、城建行業標準、其他相關行業標準、地方標準等現行有效的分析方法標準。
2. 檢測人員要熟悉和掌握所承擔檢測項目的檢測方法、檢測步驟、儀器操作規程、儀器狀態、環境條件要求、數據計算分析和修約值判定。
2、非標準檢測方法的選擇和使用
1. 對于沒有國際、國家、行業、地方標準方法的檢測參數,要盡量選擇由知名技術組織或有關科技文獻或雜志上公布的檢測方法。
2. 選擇的非標準檢測方法應經公司確認。
3、檢測方法的收集和保存
1. 由相關人員收集與檢測業務有關的標準,其它部門負責人應積極協助收集標準。
2. 在用的檢測標準應每年度由相關人員查新確認一次, 隨時更新,清除作廢的標準。
3. 保存的標準原件不得隨意借出,可向申請人借出(或發送)復印件。
SICOLAB喜格承接實驗室、GMP藥廠車間、醫療凈化工程、生物樣本庫的設計、建設裝修施工,包括裝飾裝修、凈化、通風空調、供水供氣、配電、實驗室臺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