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桑黃抗菌 到目前為止,對桑黃抗菌性的研究甚少。 2004年,韓國學者采用浸提法提取桑黃子實體,分別試驗了甲醇、氯仿、正丁醇和水的提取物,得率分別,然后分別用二倍稀釋法測定對耐甲氧基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濃度。結果表明:正丁醇浸提物抗耐甲氧基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效果最好。然而對于其抗菌譜以及抗菌原理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2、桑黃抗纖維化 桑黃抗纖維化作用迸行了試驗研究。采用四氯化碳誘導大鼠肝纖維化,觀察桑黃對大鼠血清酶譜、蛋白水平及膠原成分的透明質酸和層粘蛋白含量的影晌。結果發現:桑黃能顯著降低肝纖維化大鼠血清氨基酸轉移酶水平和血清膠原成分的含量。
并且病理組織觀察顯示桑黃對肝細胞有明顯的保護作用,同時抑制纖維組織增生,阻止肝纖維化的形成與發展。接著,他們又進一步研究了桑黃調節細胞因子與抗肝纖維化的作用,進行了體外培養人外周血單個核細胞,考察桑黃對其產生r干擾素的增強作用。結果表明 :桑黃能顯著提高血清r干擾素水平,并且呈濃度依賴性。因此可以說桑黃具有明顯的抗肝纖維化作用,而誘導 r干擾素的生成可能是其作用機理之一。
3、桑黃抗氧化 韓國部學者研究了桑黃靈芝乙酸乙酯浸提物的抗氧化作用,結果發現:對超氧陰離子的清除、抗壞血酸引起油脂氧化的抑制、過氧化物和一氧化氮的清除有很好的效果。
同時分別用甲醇和熱水浸提從桑黃靈芝中提取了酚類化合物,得率分別33.3mg/mL和20. 7mg/100mL,利用B一胡蘿卜素亞油酸酯模型和活性氧反應產生系統來測抗氧化作用和自由基清除能力,測得羥基自由基、過氧化頃氫的清除率在 80一 90。然而,可能是由于其抗癌的效果非常好的或者別的原因,對于其抗氧化的作用相對就研究的少些。